7月7日中午,72歲的王奶奶在自家菜地勞作時,因體力不支坐在空地上休息,不料被高溫地面燙傷。7月17日記者了解到,經襄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診斷,王奶奶臀部4%面積皮膚全層壞死,確診為三度燙傷,目前已完成清創手術,擬于下周進行植皮治療。
據燒傷科主任錢犇介紹,王奶奶來院時臀部創面呈現典型的焦痂狀壞死,面積約四個成人手掌大小(占體表4%)。這種因高溫固體接觸導致的“熱壓傷”具有界限清晰、損傷深的特點。當時正值正午,地表溫度實測達70-80℃,老人坐下不足10秒便造成嚴重損傷。
錢主任詢問患者病情。記者 李蔚東 攝
由于患者年事已高,且患有多種基礎疾病,醫院采取分階段治療策略,于7月11日先行清創手術清除明顯壞死組織,待創面條件改善后,計劃于下周進行自體皮移植手術。錢主任解釋,深度燙傷創面需要觀察7-10天,待中間層“不新鮮組織”明確分界后再行植皮,可提高手術成功率。若選擇保守治療,愈合周期將延長至1-2個月,對高齡患者風險更大。目前建議從患者大腿取皮移植,預計術后1周即可出院。
錢主任介紹患者燙傷情況。記者 李蔚東 攝
錢犇主任特別強調,夏季高溫天氣下,金屬器械、水泥地面等物體表面溫度極易攀升至60-80℃,存在嚴重燙傷風險。實驗數據表明,當皮膚接觸70℃的高溫物體時,短短1秒就能造成一度燙傷,3秒可導致深二度燙傷,5秒便可能引發皮膚全層壞死的三度損傷。入夏以來,該院已接診6-7例類似燙傷患者,其中不少是兒童在戶外玩耍時觸碰暴曬后的游樂設施所致。
若不幸發生燙傷,要立即用流動冷水持續沖洗傷處10-20分鐘,如果燙傷部位有衣物粘連,務必小心剪開衣物,切忌強行撕脫,以免造成二次傷害。特別提醒老年人和兒童要盡量避免正午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,遠離暴曬下的金屬、水泥等高溫表面。對于必須在戶外作業的人群,建議穿著厚底鞋隔絕地面高溫,隨身攜帶隔熱坐墊避免直接接觸滾燙物體,同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預防中暑。